聯翩三冬后,盛于百花先。正值冰雪冬奧,瑤華輕飏,神州出彩;也是壬寅虎年,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在
舉國上下歡度新春佳節、喜迎北京冬奧會之際,甘肅省非遺保護領域深入貫徹落實 2022 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局長會議精神,持續組織開展了覆蓋全省、內容豐富的非遺展示展演系列惠民活動,搭建起吐納百川、交融萬方的民俗大舞臺。「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為中華古韻注入青春活力,讓八方來客領略隴原味道,成為甘肅文旅人虎年春節里一張靚麗的名片。
感知多姿多彩的文化民俗。
春節作為一個綜合性的「大民俗」,囊括了眾多、具體的非遺傳承實踐活動,是中國人傳統文化思想、知識體系和價值觀念的集中載體。2022 年甘肅省「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活動,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表現形式,全方位展示甘肅特色文化風采,傳播非遺之美,營造了濃濃的節日氛圍。
甘南州夏河縣以民間舞與民歌聯歡的方式迎接春節的到來,「南木特」藏戲公益性展演活動也同步拉開序幕;武都高山戲民間演出活動在隴南市武都區魚龍鎮精彩上演;張掖市民樂縣秦腔展演讓城北民俗文化村的游客們大飽耳福;白銀市先后舉辦了景泰樹皮筆畫作品展、「美在民間」白銀剪紙傳承人作品邀請展;正月十三,定西市安定區內官營鎮一年一度的「凈街」民俗活動成功舉行,現場熱鬧非凡;金昌市永昌縣「保護非遺·傳承民俗·慶祝元宵」為主題的「卍」字燈城民俗文化活動于元宵佳節閃亮登場;在蘭州老街穿漢服、賞花燈、游園會,沉浸式體驗傳統文化成為新民俗。
在新舊年俗的交織中,我們品味過往,感念歲月,暢想未來;在近距離感知春節的點點滴滴中,共同感受著五千年文明的脈動。
觸動歷久彌新的文化記憶。
春節、元宵節期間,在嚴格落實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前提下,隴原大地舞獅耍龍、踩高蹺、扭秧歌,鞭炮陣陣,鑼鼓喧天,好一派「山河壯麗,人民豪邁,昂揚奮進」的大美氣象。
大年初九,平涼市崆峒古鎮耍社火活動為廣大市民和游客獻上一道文化大餐;大年初十,武威市民勤縣鄉村記憶博物館前,紅紅火火的秧歌表演,歌盛世、慶華年,為當地群眾營造了濃濃年味兒;正月十四,臨夏州舉行了「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2022 年迎新春接社火活動,來自臨夏州內四個縣的 10 支社火表演隊依次登場,現場掌聲雷動,非遺展演添彩「花兒臨夏 在河之州」;蘭州新區中川小鎮也于正月十四開展了「盛世鼓舞鬧元宵」活動;正月十五元宵節當天,定西市舉辦以「追趕奮進新定西 非遺社火鬧元宵」為主題的 2022 年社火展演,酒泉市肅北縣進行了 2022 年「雪域紫亭·歡度新年」社火展演活動。春滿大地歡歌陣陣,社火表演熠熠生輝。隴原兒女同沐春光,共享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建構起春節里最美好的記憶。
打造時尚現代的國潮國風。
虎年春節的記憶里,不僅有故土芬芳、耳畔鄉音和舌尖味道,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成為「新晉頂流」。慶陽的非遺傳承人們創作出剪紙冰墩墩、香包冰墩墩、皮影冰墩墩、面塑冰墩墩,一件件留有指尖溫度、凝結藝人匠心的非遺文創作品展現了甘肅非遺人的智慧和溫情,表達著對偉大祖國和奧運健兒的深深祝福。
正月里,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認定為「中國規模最大的燈陣」——張掖市屋蘭古鎮九曲黃河燈陣華燈璀璨,同步舉辦的「喜迎冬奧·樂享甘州」主題冰雕節,將冰墩墩、雪容融、冬奧會火種燈等冰雪冬奧元素融入其中,廣大市民和游客在賞燈納福的同時,領略千年非遺,感受冬奧魅力。天水西關古城里,「天水趙氏泥人」非遺文創泥塑作品冰墩墩受到年輕人追捧。
元宵節來臨之際,微游甘肅公眾號推出「趣味鬧元宵,贏冰墩墩徽章組合套裝」活動,助力打造新國潮。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級非遺項目慶陽香包繡制省級非遺傳承人劉蘭芳老師以其高超技藝,吸引到一位在德國的華人設計師的濃厚興趣,被邀請參與將中國的傳說故事「鯉魚跳龍門」設計進一套老虎帽里的非遺文創工作,展示隴原非遺傳承人風采。
春節里的甘肅非遺光彩照人,充分體現出傳統與時尚、文化與消費的共融共生,扮靚隴原大地,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散發的新時代魅力。
文字 | 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 祁曉亮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
白孔雀藝術世界非遺市集開張,市民在挑選工藝品。通過整合非遺技藝、藝術展覽和創意市集等多元化業態,白孔雀呈現出聚集效應,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藝術創新工作室和公眾的目光,也逐漸成為京城文化消費新熱點。白孔雀藝術世界從傳統的老式商場轉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