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日報》文化新聞版刊發文章《用新技術訴說古老非遺故事》,就文化和旅游部首度開展"云游非遺"全線上推廣活動做出相關報道。其中提及《酷狗非遺音樂圖鑒》,通過平臺大數據分析,發現許多"非遺新青年",他們為非遺的活態傳承帶來無限可能。《光明日報》就此指出,"讓年輕人成為非遺傳承的實踐者,是非遺傳承的必由之路"。
據報道,今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遺產日前夕,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聯合酷狗音樂在內的8大網絡平臺承辦的"云游非遺·影像展"已于6月8日全面啟動。
受主辦方邀請,一群活躍在舞臺和熒屏,有著眾多年輕粉絲的知名演藝人,紛紛在此次影像展中為非遺"打Call",他們化身"非遺守護人",積極投身到影像展活動中,參與了"這就是非遺"系列短視頻的錄制,為青少年朋友講述身邊的非遺故事,身體力行助力非遺傳承。
名人明星充分發揮"吸睛作用",把自身的流量轉化成了傳承的能量,很多年輕人由此成為喜愛非遺的"新青年"。酷狗音樂日前發布的《酷狗非遺音樂圖鑒》顯示,"非遺"相關音樂在平臺中累計播放已達574億次,時長約32億小時,相當于36.5萬年。這個龐大數字的背后,是超過1億的90后、00后新生代網友對非遺的"流連忘返"。單以昆曲這一門類為例,90后、00后群體在過去一年內通過酷狗收聽了27.5萬次昆曲,播放時長累計超過16萬小時。
《光明日報》還指出,"此次云游非遺·影像展立足年輕人聚集的網絡平臺,以跨界的方式,讓非遺無界"。在6月8日當天,酷狗音樂還上線了"聽見非遺·音樂留聲機"專區,作為參與此次非遺盛會的唯一一家音樂平臺,酷狗圍繞"音樂類非遺"主題,在專區集中展示了戲曲、民歌、曲藝以及非遺新音樂等數字內容,并將在遺產日當天,邀請國家一級演員、粵劇名家彭慶華,與多位古風音樂人聯袂直播,用歌舞表演的方式傳遞非遺的文化魅力。
《光明日報》就此評價認為,酷狗音樂通過音頻、視頻、直播等多種方式,以年輕化的表達推動非遺音樂的傳播與傳承。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
白孔雀藝術世界非遺市集開張,市民在挑選工藝品。通過整合非遺技藝、藝術展覽和創意市集等多元化業態,白孔雀呈現出聚集效應,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藝術創新工作室和公眾的目光,也逐漸成為京城文化消費新熱點。白孔雀藝術世界從傳統的老式商場轉型為
此次走訪不僅是一次非遺文化探索的實踐,更是一場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的對話。藝術學院動畫教研室將繼續深化動畫專業教學設計與非遺文化的合作,探索傳統文化與動畫數字藝術的創新結合,為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