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末,那時的李珍霞才5歲,她夢想著能擁有一把漂亮的紅色油紙傘,就像奶奶家隔壁作坊里的油紙傘一樣好看。但在當時,這對她來說有些遙不可及。
10歲時,家門前路過一排接親隊伍,她看到苗族新郎身后的親屬們舉著六把紅色的油紙傘。這一幕同樣觸動了她,令她神往。
上高中時,一遇下雨天,物理老師就會打著一把油紙傘走進學校。羨慕之余,這油然而生的親切感使她和老師成為了好朋友。
1996年,李珍霞下定決心開始學習制作油紙傘。兩年后,她擁有了第一把自制的油紙傘,是她夢寐以求的紅色油紙傘?,F在她不僅經營油紙傘,也獲評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她常常與青睞油紙傘的客戶交流想法,教年輕人制作技藝。
油紙傘就像是我的“情人”,58歲的李珍霞說道。
中國傳統手工油紙傘是由竹子、樹皮紙等制作,再刷上桐油晾干制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甚至被傳承發揚到亞洲其他地區。最初的油紙傘主要用做遮雨工具、以及作為道具出現在婚禮和宗教儀式上。油紙傘發展到今天已融入了很多精美的圖案?,F在油紙傘的功能性變弱,裝飾性更強,許多旅游景點和酒店都傾向于用它來做裝飾設計。
李珍霞的店開在貴州省赤水縣大同古鎮,這里布滿古道深巷,常年細雨迷霧籠罩,“雨巷”情結吸引了大量充滿懷舊情緒的游客購買油紙傘拍照。有時,會有專業的舞蹈表演者到店咨詢,策劃如何將油紙傘用作T臺表演。
李珍霞說:“它不僅是遮雨工具,更是一種賦予人優雅氣質和高雅志趣的藝術品?!?/p>
油紙傘的制作要經過7道大工序,100多道小工序。從準備竹條材料,組裝,糊傘,穿線,涂油,到曬干成型通常需要15天以上,工序復雜的多達幾個月。如此繁瑣的制作技術也只能由手工完成。
從2017年至2019年,店鋪每年能賣出2萬把油紙傘,單價100元到700元不等。但是受新冠疫情影響,銷量大幅下降。由于精力有限,她還沒計劃發展線上銷售。
困難接二連三地來,還好她已經學會從容應對。因為生意欠佳,生活陷入困窘,李珍霞曾一度放棄店面,經人介紹去北京做家政、擺地攤,攢下來的錢寄回老家給老人和孩子用?!澳菚r塑料雨具開始流行,買油紙傘的人越來越少,我丈夫是做根雕手藝,生意也不景氣,都沒什么錢,家人都不支持我做油紙傘?!崩钫湎蓟貞?。
2008年回到赤水,為了撿回老本行,她又開始計劃開店。2009年她參加了貴州能工巧匠選拔大賽獲得三等獎,給自己增添了信心。但迫于資金不足,她又去給電視劇攝制組做針線雜活兒,縫紉床單、被子和衣服等,每天收入一兩百元。2012年,存款加上貸款,她在赤水重開了新店。然而困難剛解決,新的挑戰又接踵而至。她的丈夫被診斷出患有心臟病。
“我告訴他不要擔心,我可以把愛好當做事業經營,也能從中掙錢,讓生活過好?!彼貞浐驼煞蛘f的話。2016年丈夫去世,李珍霞開始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油紙傘行業。她表示,“既是出于喜愛,也是為了寄托哀思,緩解悲傷。”
幼時的那把紅色油紙傘在李珍霞腦海里仍記憶猶新,它很漂亮,令一個五歲的女孩心馳神往,挪不開眼。“但是2元一把的油紙傘對于我說很貴,那時我父母每天才掙5毛錢。我們這樣的普通家庭不可能花錢去買這種“奢侈品”。因為心存遺憾,所以我一生都執迷于油紙傘。”
在丹寨萬達小鎮以及在四川靠近赤水的一個古鎮里,李珍霞也開了兩家店。36歲的大兒子跟著母親學習,經營著丹寨的店鋪,女兒嫁到了北京,偶爾回來幫忙,最小的兒子還在讀高三,寒暑假也會和她一起學做傘。李珍霞希望他考上大學,學習藝術專業,未來能夠參與到油紙傘傘面設計中。
李珍霞還教授過一些學徒,但最后大部分都放棄了這個行業。她說:“當手藝人還在擔心吃飽穿暖時,他就無法全心全意地傳承藝術。我想教會更多人,但是學習制傘的人越來越少。”
有一個十來歲的女孩來自單親家庭,母親要養育五個孩子,她是最大的。但因為家庭困難,不得不輟學打工。李珍霞給她提供食宿,教她手藝??墒且荒旰竽赣H生病去世,女孩回家送走母親后,為了掙錢養家,跑去外地打工。
經營油紙傘多年,李珍霞一直過得很充實。她招收過一些留守婦女,在增加她們收入的同時方便其就近照顧家庭。偶爾她也會帶著作品到各地參展,與其他非遺傳承人進行交流。但大多數時候,她會安靜地在店里喝著茶,做著油紙傘,有時遇上油紙傘愛好者,還會同來客攀談閑聊。
38歲的蔡女士是店里的???,自2016年起在李珍霞的店里已經陸續買了8把油紙雨傘。蔡女士表示,不論晴雨,她出門都會打油紙傘,既能遮雨也可以防曬,買多把不同花色的還可以搭配不同的衣服。
“古色古香的油紙傘具有一種古典美和文化底蘊,我現在都不用普通的雨傘了,”她對油紙傘很是滿意?!拔液芟矚g李珍霞老師做的手繪傘,特別是滿穿(內穿彩線)、加厚的,工藝好又實用,物美價廉,性價比很高。不僅如此,她還提供免費維修?!?/p>
因傘結緣,她們成了相交多年的朋友。“李珍霞老師是我見過最善良的人,她自信、坦率又堅強獨立?!彼a充道。(記者陳美玲楊軍編譯王瑾)
原文見10月26日,中國日報7版頭條,英文鏈接: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110/26/WS61774d08a310cdd39bc7136a.html
來源:中國日報網
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有207人確定為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遺傳承人。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有1
馮川葉)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閩韻非遺進校園活動在福州市林則徐小學展開。這些課程不僅涵蓋了福建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非遺文化,還通過教學與體驗相結合的方式,讓青少年在實踐中深刻體會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此次“閩韻非遺進校園”活動,是福建民俗博物館
多彩貴州百姓大舞臺非遺周末聚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專場活動在多彩貴州文創園舉行。多彩貴州百姓大舞臺非遺周末聚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專場活動開展,為期兩天。當天,現場首先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單,還為其進行授牌?!顿F州省第五批省級
當日,第三屆中國丹寨非遺周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萬達小鎮開幕。7月21日,游客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萬達小鎮觀賞“南海醒獅”表演。當日,第三屆中國丹寨非遺周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萬達小鎮開幕。當日,第三屆
(記者魯婧)《仡佬蹦蹦鼓》《木葉聲聲》《苗族飛歌》《布衣情韻》……5月14日晚,在第二屆中國丹寨非遺周來臨之際,“2021多彩貴州非遺周末聚”走進丹寨,為觀眾獻上一場充滿民族特色的非遺表演。據悉,“2021多彩貴州非遺周末聚”將持續表演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