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文化新地標非遺傳人新“娘家”
景德鎮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正式開館
劉鋒宣布開館 胡雪梅出席
瓷博盛會譜新篇,非遺文化煥新顏。
11月9日,景德鎮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館儀式
在名坊園中國藝術名校創聯基地舉行。
市委書記劉鋒宣布開館,市委副書記、市長胡雪梅,市政協原主席、市非遺協會會長張春萍現場展示著名古陶瓷研究和鑒定專家耿寶昌為非遺館親自題寫的館名。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長林蓉,市委一級巡視員劉朝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秘書長羅建國,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仕木,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高曉云,市政協副主席史曉蓮,國家試驗區專職副主任高翔,市政府秘書長江華出席儀式。協會在家的領導寧鋼、江建新、朱丹忱、賴德全、向元華、陳武平,秘書長周鎮清參加開館儀式,寧鋼代表協會宣讀中國非遺協會發來的賀信。
劉鋒、胡雪梅、張春萍、林蓉、高曉云與老一輩非遺傳承人代表黃云鵬、袁世文及主辦方代表張朝博、陳鴻云共同為景德鎮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揭牌。
林蓉在致辭中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非遺,對于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非遺館的正式開館,既是國家試驗區建設和景德鎮陶瓷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非遺保護傳承“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最新探索和生動實踐,必將成為弘揚優秀陶瓷文化、展示人文發展成就、體現歷史文化底蘊、講好景德鎮故事的又一重要窗口,提供了非遺保護的“景德鎮樣板”。
在致辭中,高曉云希望非遺館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以敬畏歷史、敬畏文化之心,持續探索非遺傳承保護與時代發展相融合的新路徑,不斷豐富館藏作品和展覽形式,努力打造展陳最齊全、功能最豐富、特色最鮮明的景德鎮非遺文化保護中心、互動體驗中心、傳承交流中心、創新宣傳中心,建成國內一流的非遺展示精品博物館,成為用心用情用力講述china非遺故事、對話世界的特色文化名片。
儀式結束后,與會領導和嘉賓參觀了景德鎮非遺館。據了解,該館由“絲路茶語、瓷國高峰、黨的建設、好戲連臺、器成天下、窯相呼應”六大主題的獨立場所以及非遺生活體驗空間組成,展陳面積約1600平方米。該館正式建成開館,標志著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邁上了新臺階,將為把我市建設成為國家陶瓷文化保護傳承創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為我市進一步弘揚千年陶瓷文化,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臺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非遺館的建成為景德鎮帶來了一處文化新地標,也成為了在景非遺傳承人的新“娘家”,得到了業內人士廣泛關注和認可。江西省陶瓷藝術大師邵穎表示,身為當下一名陶瓷工藝人,他將以非遺館開館為契機,積極學習非遺技藝,深耕非遺傳承事業,做好新時代的文化傳承工作。景德鎮厚森青花瓷博物館館長洪丹也表示,非遺館的建成開放展現了當下景德鎮非遺傳承和發展百花齊放的新態勢,他相信在未來日子里,將會有更多更好的非遺作品出現在大眾面前。
此次活動由昌南新區管委會、景德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市城投集團主辦。
文章作者:余 輝
來源: 景德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
白孔雀藝術世界非遺市集開張,市民在挑選工藝品。通過整合非遺技藝、藝術展覽和創意市集等多元化業態,白孔雀呈現出聚集效應,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藝術創新工作室和公眾的目光,也逐漸成為京城文化消費新熱點。白孔雀藝術世界從傳統的老式商場轉型為
此次走訪不僅是一次非遺文化探索的實踐,更是一場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的對話。藝術學院動畫教研室將繼續深化動畫專業教學設計與非遺文化的合作,探索傳統文化與動畫數字藝術的創新結合,為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