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吳 靜
編輯 / 張 南
設計 / 師 超
熱火朝天的人工智能賽道,被潑了一盆冷水。
3月29日,未來生命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公布了一封題為“暫停巨型AI實驗”的公開信,呼吁所有AI實驗室立即暫停訓練比GPT-4更強大的AI系統,暫停時間至少6個月。馬斯克、蘋果聯合創始人Steve Wozniak、Stability AI創始人Emad Mostaque等上千名科技屆知名人物和AI專家已經簽署公開信。
該公開信寫道,廣泛的研究表明,具有與人類競爭智能的人工智能系統可能對社會和人類構成深遠的風險。這一觀點得到了頂級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承認。
這和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在3月25日2023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的發言如出一轍。
“當人工智能自己修改自己的代碼,自我升級、自我進化時,這種進化速度恐怕用指數級都很難描述。我覺得,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我認為GPT一定會產生意識,只是差別是在GPT-6還是GPT-8還是GPT-10。”
周鴻祎表示,隨著大腦、神經元數目悉陪圓的增加,大腦與神經網絡連接的數目的增加,到一定時候系統就出現了一種功能叫涌現。就是很多智能功能就出現了,那么意識也隨之出現。所以現在大語言模型的所謂的參數,你就可以看成是腦容量里的神經網絡的連接數,這個參數現在是千億萬億,可能人腦至少有100萬億,可能人工智能到達10萬億,可能這個時候意識就會自動產生。
在AI熱潮涌動之時,猝不及防,卻遭遇倫理的挑戰。
ChatGPT于2022年11月30日發布。2023年1月末,ChatGPT的月活用戶已突破1億,成為史上增長最快的消費者應用。
3月15日,OpenAI正式推出GPT-4。GPT-4是多模態大模型,即支持圖像和文本輸入以及文本輸出,擁有強大的識圖能力,文字輸入限制提升到了2.5萬字。GPT-4的特點在于它的訓練數量更大、支持多元的輸出輸入形式、在專業領域的學習能力更強。
次日,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攜百度文心一言亮相。發布會現場,李彥宏坦言,“不能說我們完全準備好了,文心一言對標ChatGPT、甚至是對標GPT-4,門檻是很高的,全球大廠還沒有一個做出來的,百度是第一個。我自己測試感覺還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
此言一出,當天,百度港股盤中跌幅一度超過10%。但次日,百度股票再度拉升,漲幅超13%。
作為國內第一家公開對標ChatGPT產品的亂好企業,百度近日備受外界爭議,但這絲毫不影響其商業化變現。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集度、東風日產、紅旗、海馬、長城、嵐圖、長安等多家車企宣布已成為百度文心一言首批生態合作伙伴。后續,這些車企將全面體驗并在汽車生態領域接入文心一言的能力,推進智能汽車交互的再升級。
汽車x文心一言,到底有多大的想象空間?
文心一言 VS ChatGPT
“文心一言確實不如現在最好的ChatGPT版本,但差距也不是很大,可能就睜塌是一兩個月的差別。目前差不多是ChatGPT今年1月份的水平。但大家早就忘了1月份它是什么樣子,今天大家已經習慣GPT-4,GPT-4的技術跟我們只差一天出來,是一個其他大廠也很難去拿出一個東西相比的技術。”
近日,面對外界對文心一言的一些負面評價,李彥宏在一場極客公園的直播中如是表示。
誠然,如李彥宏所言,無論是哪家公司,都不可能靠突擊幾個月就能做出這樣的大語言模型。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需要多年的堅持和積累,沒法速成。
深耕AI領域十余年,百度確實是全球為數不多、在芯片層、框架層、模型層和應用層這四層進行全棧布局的人工智能公司,從高端芯片昆侖芯,到飛槳深度學習框架,再到文心預訓練大模型,到搜索、智能云、自動駕駛、小度等應用,各個層面都有自研技術。
但和ChatGPT僅僅只是有一兩個月的差距,部分業內人士并不能同意這一觀點。
3月25日,2023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開幕,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在演講中表示,中國大語言模型技術水平和GPT-4的差距在2到3年時間,目前GPT的技術方向已經明確,不存在難以逾越的技術障礙,中國應當堅持長期主義精神,迎頭趕上。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但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文心一言還屬于半成品,還沒到能推出的程度,甚至將其定義為“早產兒”。“但好在通過迭代進步也會很快,只要知道原理并且有事實證明能行之有效的時候,在應用領域很快就能追上去,甚至在規模應用這塊比國外走得更快。”業內人士對汽車商業評論如是說,
“文心一言被迅速推出,是因為市場有需求,大家都有需要,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客戶需要,合作伙伴需要。”在發布會上,李彥宏透露,從我們承認文心一言的存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有超過650家合作伙伴宣布加入文心一言生態。
這一數字目前還在持續攀升。
汽車X文心一言
車企x文心一言,到底能給車本身帶來怎樣的變化?兩者的結合,到底有多大可能性和空間,文心一言之于汽車,將帶來“量”的變化,還是“質”的改變?
如果你把上述提問給到文心一言,你會得到以下回答:
文心一言在汽車上使用,可能會帶來以下改變:
更高的安全性能:文心一言可以通過語言理解和生成,幫助汽車識別和預測道路上的危險情況,從而提高駕駛安全性能。
更好的語音交互:文心一言可以通過語音交互,讓駕駛者更加方便地控制車內系統,例如播放音樂、調節空調溫度等。
更準確的導航系統:文心一言可以通過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更準確地理解駕駛者的指令,從而更好地導航到目的地。
更高效的能源利用:文心一言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優化車載系統的能源利用,例如自動啟停、智能空調控制等,從而更加高效地使用汽車能源。
更好的車載娛樂體驗:文心一言可以通過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為駕駛者提供更好的車載娛樂體驗,例如音樂、電臺、天氣等信息的實時推送。
總之,文心一言在汽車上的使用,將會帶來更高的安全性能、更好的語音交互、更準確的導航系統、更高效的能源利用和更好的車載娛樂體驗。
我們還可以參考通用車企對引入ChatGPT之后,對汽車的期許。
作為國外第一家正式宣布引入ChatGPT的車企,據外媒報道,通用正在使用微軟的Azure云服務和OpenAI的技術來開發一款新的虛擬汽車助手。OpenAI的ChatGPT背后的人工智能語言模型可能很快就會為通用汽車的虛擬助手提供技術支持。
通用汽車副總裁 Scott Miller 表示,一旦ChatGPT 正式上車,通用汽車的智能化水平或將提升至另一個臺階。
在他的預想中,ChatGPT不僅可以幫助車主獲取車輛使用的相關信息,還可以從日歷中整合日程安排提醒車主待辦事項。例如,聊天機器人可以在儀表板上出現診斷燈時建議駕駛員采取什么行動,或在車輛信息娛樂系統上通過視頻演示來指導用戶如何更換爆胎。這樣便比目前車輛中使用的機械語音命令功能更優化。
另外,ChatGPT不僅可以極大地改善汽車本身的語音命令功能,而且還可用于汽車功能以外的語音控制。當ChatGPT與家庭智能系統和手機集成使用時,它還可以執行更廣泛的命令。從“打開我的車庫門”到“計劃一條去醫生辦公室的路”,再到“為我預留一個充電點”,諸如此類語音控制都可以實現。
雖然通用汽車的ChatGPT集成計劃目前還沒有發布時間表,也還沒有具體說明ChatGPT可以為汽車增加哪些功能,但從目前來看,ChatGPT上車幾乎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由于目前文心一言還未真正實現“上車”,處于內測階段。如果參照通用和ChatGPT的合作方式,綜合此前車企官宣與文心一言合作的方向,重點仍然集中在智能座艙的人機交互領域。
當外界都對文心一言云服務及應用產品發布會翹首以待時,3月27日,傳聞原定于當天下午舉行的文心一言云服務及應用產品發布會臨時取消,當天,百度股價一度下跌超4%。
當天,百度智能云公眾號便澄清消息,稱文心一言云服務受到了企業伙伴的廣泛關注,已經收到12萬家企業的申請測試。為更好地滿足現有客戶的旺盛需求,百度智能云原定于3月27日舉辦的發布會改為面向首批邀約測試企業的閉門溝通會,進行深度充分的技術交流互動。3月27日之后,百度智能云將于多地啟動客戶閉門溝通會議。
最早宣布加入文心一言生態圈的車企是集度。2月14日,集度宣布,將融合百度文心一言的全面能力,打造全球首個針對智能汽車場景的大模型人工智能交互體驗,支持汽車實現自然交流的再進階,打響車企與類ChatGPT技術合作第一槍。
雖然諸多車企都紛紛表示與百度“文心一言”合作,但長安汽車動作最為迅速。3月18日,長安汽車官宣“質美智省新家轎”——逸達,將成為國內首款搭載“文心一言”的量產車型,后續將通過軟件升級的形式搭載到新車上。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于車企而言,汽車X文心一言是噱頭大過實際功能。截至目前,汽車X文心一言,最為頻繁提到的就是能提升車機的智能化水平,就目前來看,這些都屬于量的變化,短期內文心一言能否給汽車智能化體驗本身帶來質的改變,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但筆者認為,如果人工智能都能發展到自己有意識的程度,汽車X 最先進的人工智能應用后,其發展前景也或許將遠超大家想象。
被點燃的大模型競賽
遭瘋搶的不僅僅是文心一言,還有百度文心一言員工。
ChatGPT帶動人工智能領域再度爆火,百度文心一言發布后,將 AI 浪潮推向高峰。而與之相關的人工智能人才也備受追捧。
最近,谷歌主要AI團隊——谷歌大腦的研究人員,紛紛跳槽到了OpenAI,谷歌大腦至少失去4名核心成員。有消息稱,國內,部分科技公司也把目光投向了百度,盯上了文心一言的內部開發人員。
人才爭奪的背后是人工智能的爭奪戰,而這最后還是大模型之爭。IDC(國際數據公司)中國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武連峰曾表示,“大模型的背后蘊藏著一場人工智能落地模式的變革。如今火爆全球的ChatGPT背后的技術支撐正是大模型。沒有對大模型的長期投入,就不會誕生ChatGPT這樣的應用。”
德邦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自ChatGPT推出以來,國內學術界和科技企業相繼宣布或將推出類似機器人對話模型,有望推動大模型發展,而國產大模型也有望在這一波浪潮中迎來爆發式成長。
國內科技企業巨頭在人才儲備、集成能力、數據領域都遙遙領先。“最核心的是數據,到了一定程度高校的研究只能是做做算法然后發幾篇論文,因為像ChatGPT這類后續的驗證階段必須要通過海量的數據來證明,這也是大型商業化科技企業的核心優勢。”一位智能網聯電動汽車領域專家對汽車商業評論表示。
(圖片來源:德邦證券)
目前,國內大模型廠商主要包括百度(文心大模型)、騰訊(HunYuan大模型)、阿里(通義大模型)、華為(盤古大模型)等企業。在德邦的一份關于國內大模型概覽的研究報告中,其稱文心大模型在市場格局中處于第一梯隊。
其中,百度以文心大模型+飛槳PaddlePaddle深度學習平臺;騰訊以HunYuan大模型+太極機器學習平臺;阿里以通義大模型+M6-OFA;華為以盤古大模型+ModelArts,都打造了自然語言處理大模型、計算機視覺大模型以及多模態大模型方面。
2019年3月,百度率先在發布預訓練模型ERNIE1.0,文心大模型構建了“基礎+任務+行業”的三級模型體系,基礎大模型支撐任務與行業大模型的建設,任務和行業大模型結合真實場景與數據反哺基礎大模型優化,目前已有36個大模型。
此前,IDC評估結果顯示,百度文心大模型處于第一梯隊,產品能力、生態能力達到L4水平,應用能力達到L3水平。
2022年4月,騰訊首次對外披露HunYuan大模型,協同了騰訊預訓練研發力量,完整覆蓋NLP大模型、CV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及眾多行業/領域任務模型。
HunYuan先后支持了包括微信、QQ、游戲、騰訊廣告、騰訊云等眾多產品和業務,降本增效。依靠HunYuan的多模態理解能力,在廣告內容理解、行業特征挖掘、文案創意生成等方面的應用,在為騰訊廣告帶來大幅GMV提升的同時,也初步驗證了大模型的商業化潛力。
2022年9月,在阿里巴巴達摩院主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大規模預訓練模型”主題論壇上,發布 “通義”大模型系列,并宣布相關核心模型向全球開發者開源開放。目前,主要應用方向是為下游任務提質增效,例如在淘寶服飾類搜索場景中實現了以文搜圖的跨模態搜索。
華為云團隊于2020年立項AI大模型,并且于2021 年4 月發布“盤古大模型”。目前,盤古語音語義與視覺大模型廣泛應用到金融、電商、物流等多個行業。華為云官網近期顯示,盤古大模型“即將上線”。
天風證券研報表示,盤古大模型是業界首個千億參數中文語言預訓練模型,在預訓練階段學習了40TB中文文本數據,被視為最接近人類中文理解能力的AI大模型。
顯然,大模型競賽是屬于巨頭間的比拼,較量才剛剛開始。
參考研究報告:AIGC專題:國內大模型概覽 德邦證券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說明
違規轉載必究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汽車商業評論,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下一篇
4月18日上午,由蕭寒執導、陳飛宇參與拍攝的紀錄電影《我在蘇州學非遺》于蘇州吳文化博物館正式殺青。紀錄電影《我在蘇州學非遺》預計將于2023年年底登陸全國院線。
如果說圖片視頻只能記錄非遺技藝的形態,這項實驗通過采集非遺傳承人創作時的身體特征數據,將原本看不見摸不著的技藝本身“量化”,揭開了技藝的“基因密碼”。大數據揭開非遺技藝“基因密碼”“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復制出非遺技藝,那非遺的價值又何在?”一旦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覺得也有可能會代替許多的員工磨告的。未來,「生成式AI」將在很多領域代替人類的基礎工作。專家交談和進行研究后,整理了一份被人工智能技術取代風險最高的工作類型清單:1、技術類工作:程序員、軟件工程師、數據分析師像 Cha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