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茶葉收藏,很多茶友最先想到的不是普洱茶,就是白茶。事實上,隨著“陳茶”的走俏,福建烏龍茶、福建紅茶等茶類也紛紛成為茶友收藏的對象。如今,在茶市已經悄然掀起一股福建陳茶收藏熱。業內人士表示,茶葉收藏切不可盲目,值得收藏的茶葉一定是原料優異、工藝完善、保存得當的極品茶葉。為了幫消費者選購到真正值得收藏的好茶,一直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好茶的醉品集團聯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鐵觀音)制作技藝傳承人、鐵觀音茶始祖魏蔭第九代嫡傳魏月德大師,沿襲魏家300年時代傳承的制茶技藝,聯合推出極品鐵觀音陳茶代表作——2008年老魏老鐵歪尾桃。
源自正宗母樹,值得一生珍藏的十年陳茶
鐵觀音母樹歪尾桃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現由魏家守護管理。母樹經過壓條繁育技術,培育出了新的茶苗,即母樹后代。母樹后代完美傳承了母樹的綠葉紫芽、紅心歪尾桃的品質,保留了母樹的正統血脈。2008年老魏老鐵歪尾桃以稀有的母樹后代為原料,并由母樹守護者魏月德大師親手制作,重現兩百多年最傳統的母樹正統觀音韻,塑造了鐵觀音的品質標桿。
2008年老魏老鐵歪尾桃不僅口感好味道佳,生產數量更是稀缺,為鐵觀音陳茶極品。10年老陳茶,越老越陳香,如老酒醇厚,溫和養身,現喝好,有生命。鐵觀音母樹歪尾桃曾被拍賣到16萬元一斤,老鐵歪尾桃傳承了母樹血統, 10年沉淀越老越值錢,不僅收藏價值高,增值也空間大。據茶品收藏專家保守估計,其市場收藏價值可增至30%。
非遺大師親制,傳承300年古法制茶技藝
“陳茶的收藏,除了看中原料的優異,最重要的還是看傳統方法焙制。”來自茶葉資深收藏專家強調,焙制的手藝,是決定陳茶收藏價值的重要元素。
據了解沿襲魏家300年制茶技藝之作,醉品集團聯合非遺大師魏月德推出極品陳年鐵觀音,2008年老魏老鐵歪尾桃出由國家級鐵觀音非遺大師魏月德親手制作。魏月德為鐵觀音茶界的重量級人物,其親制的500g鐵觀音拍出了16萬天價,被稱為“閩南茶王”。這款茶是魏月德大師運用魏家世代傳承三百年的傳統制茶技藝制作,以多年制茶手藝的最高水準,為消費者精煉的極品陳香老茶。高端陳茶好禮,醉品集團聯手非遺大師聯合出品
醉品集團作為茶產業鏈新零售領導者,一直秉持著讓每個人都享受茶生活的樂趣,致力為消費者提供好茶。此次聯手魏月德大師推出“ 2008年老魏老鐵歪尾桃”其特有的文化之美、茶道之美、品質之美、包裝之美、口感之美、品牌之美,成為了茶中佳品,除了具備絕佳的收藏價值之外,也成為了消費者樂茶、送禮的重要選擇,是走親串友見客戶的絕佳伴手禮、見面禮。
此次老陳茶的打造是醉品集團的“百匠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醉品集團在年后啟動的“百匠工程”,旨在尋找茶界制茶大師,挖掘大師匠人故事,用百年匠心品質打造極佳茶品,為消費者提供更有品質、有故事、有價值的匠心好茶。
十笏園文化街區的齊魯非遺文化產業孵化器,是山東省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孵化項目的文化產業創業孵化基地,匯集了眾多大師級非遺傳承人,集中展示濰坊非遺文化
而今,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已經走進了大學課堂,成為引領潮流的新風尚。圖為11月29日,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民族工藝學院大學生在一起學習蛋雕技藝。在大學校園里,蛋雕藝術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生。更多年輕人也開始學習和傳承這種小眾而
漿面條由此成為中原地區特別是河洛一帶深受百姓喜愛的面食。洛陽漿面條簡稱“漿飯”,其核心元素是發酵而成的酸漿,上等的酸漿湯色乳白,稀稠均勻,酸度適中,口感幽香。漿面條有葷有素,做法多樣。老雒陽面食制作技藝是洛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全國多地依托文化館、非遺傳習所或在景區、街區等組織非遺市集、展演展示等活動,讓“老技藝”與“新玩法”碰撞出別樣精彩。在此舉辦的陜西省首屆“守藝人”傳統手工技藝非遺大展上,鳳翔木版年畫、安塞剪紙等55個三秦底蘊濃郁的非遺項目集中亮相,為人們呈
閆強表示,非遺技藝要守正創新,要傳承和保護的是文化,對于非遺技藝的形式、內容的創新,并不會改變其本質,非遺傳承人的使命就是要讓非遺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