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6月14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吳延朋 厲智敏) “剛才看了京劇《戚繼光》,還有戚家拳表演,太精彩了!”正在觀看表演的蓬萊市民呂金偉激動地說道。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速推進文旅整合,弘揚蓬萊特色文化品牌,蓬萊舉辦蓬萊閣廟會暨非遺展演活動,讓以蓬萊閣廟會為引領的部分蓬萊非遺項目走進景區,為廣大市民及游客獻上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把“非遺”搬上文化舞臺。身穿戚繼光“帥服”的大桿號吹奏者在傳承人陳光強帶領下,手托長桿、凝神運氣,高亢、粗獷的聲聲號角響徹水城;戚家拳傳承人李萬勝帶領徒弟們展演戚家拳,一拳一腳、變幻無窮,以“遇敵制勝”的實戰性,展現出精忠報國的赤膽忠心……
主打文化牌,好戲連臺演。校場舞臺上,京劇《戚繼光》展現了戚繼光卓爾不群的輝煌戰績和忠君報國的家國情懷。京劇《煙臺解放》再現了膠東軍區八路軍聚殲頑敵、解放煙臺這一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在蓬萊閣古建筑群天后宮,京劇小荷彩唱《穆桂英掛帥》、二胡獨奏《賽馬》、情景劇《八仙重游蓬萊閣》、梁派大鼓《八仙過海》、呂劇《搬窯》選段等精彩表演,讓游客們駐足觀賞,盡享文化盛宴。
“非遺”成了“新網紅”。“李老師,您能現場教我們幾招戚家拳法嗎?”“在哪兒能吃到您制作的蓬萊小面?”“這盒光餅多少錢一盒?”……在校場舞臺周圍,剪紙、面塑、蓬萊小面、葫蘆雕刻等十余類“非遺”作品及各類蓬萊特產、美食現場展售,傳承人們化身“講解員”,一邊創作,一邊介紹作品內涵,吸引了眾多游客圍觀。
逛廟會,不僅限于現場,通過“云端”也能一飽眼福。當天,蓬萊閣景區攜手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共同開啟直播互動,旨在讓年輕人愛上傳統文化,讓“非遺”成為新網紅,讓更多人感受其魅力。直播以“‘登千年古閣 閱古港滄桑’——蓬萊閣大廟會賞非遺、逛廟會、品美食、聽大戲”為主題,粉絲們依托抖音、快手平臺實現同步觀看,同時,部分粉絲通過“煙臺文旅云”網上平臺及“仙境蓬萊”客戶端進行了觀看。
千年古縣蓬萊,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蓬萊市深入挖掘戚繼光文化、八仙文化、紅色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積極搭建“非遺”展示舞臺,通過各類展演、展會等,讓“非遺”與旅游緊密融合,貼近百姓日常生活,打造獨具蓬萊特色的文化名片。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
《我與我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是文化傳承人》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演講比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青少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借助演講和講述的形式,不斷去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交流表達能力。
白孔雀藝術世界非遺市集開張,市民在挑選工藝品。通過整合非遺技藝、藝術展覽和創意市集等多元化業態,白孔雀呈現出聚集效應,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藝術創新工作室和公眾的目光,也逐漸成為京城文化消費新熱點。白孔雀藝術世界從傳統的老式商場轉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