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日前公布了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合川橘餅制作技藝”“川劇臉譜藝術”等7個項目入選,內容涉及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兩大類。 合川已有2300多年歷史,三江匯流,歷史文化底蘊厚重,文化傳承綿延不絕,歷史遺存俯首可拾,名人典故不勝枚舉
原標題:非遺記憶丨盤點順義的那些非遺文化名片(13) 順義區有著豐富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些非遺組成了一張張 獨具順義魅力的文化名片 今天就跟著順義君 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吧 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白辛莊高蹺是由多個會檔共同組成,其中的“太平秧歌”和“小車
“這寶輦又漂亮又氣派,今天真是開眼界了!”女青年小劉站在寶輦旁嘖嘖贊嘆。“媽媽,這高蹺真精彩、真好看!”剛滿四歲的小鵬鵬在媽媽的懷里不停地叫喊著。今天(30日)上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祭典(葛沽寶輦會)”民俗文化展演走進天津時代記憶館,給企業員工和
1月29日正月初八,10:59,此時距離濟南西關高蹺隊當天第三場演出還有半個多小時。15歲的朱琳琳就已經候在了演出場地,她是西關高蹺隊的粉絲,“我追了他們三年了,有什么事可以問我。” 每年看西關高蹺隊的演出也成了朱琳琳“春節儀式”。 火了的酸妮
轉自:央視網 飽眼福,添年味兒,1月31日(正月初十),天津市北辰區雙口鎮政府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搬到了群眾家門口,讓老百姓在傳統民俗中感受濃濃的年味兒和厚重的文化傳承。劉園祥音法鼓進行展演(央廣網記者 周思楊 攝)在雙口鎮中河頭村黨群文化廣場上,近百名
新春佳節,早飯剛過,遼寧省盤錦市葦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守波整理好要講解和展示的作品,穿上志愿服務紅馬甲,趕向盤錦東北新發地農產品供應鏈中心。當天,盤錦市“家住遼河邊,非遺中國年”傳統文化節日志愿服務活動將在這里進行,張守波受邀講解和展示盤錦葦畫制作技巧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