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賀新春到,劍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手工藝人施展技藝所長,創作了各類虎元素非遺作品,喜迎虎年。在彰顯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也烘托出了濃濃的年味兒。 苗族剪紙俗稱“繡花
參會人員與13件非遺作品合影 永嘉縣僑聯供圖 中新網溫州11月30日電 (張益聰)馬燈戲、昆曲等戲劇;溫州蓮花、永嘉花鼓等曲藝;泥塑、甌瓷等技藝……作為歷史留名的千年古縣、如今浙江省的重點僑鄉,溫州市永嘉縣非遺文化底蘊深厚、踴躍民間,而如今,當僑鄉力量“攜手”
1月17日,山西省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關帝廟博物館在校尉營關帝廟推出“清風明月·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展覽”。展覽深入挖掘三晉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清廉文化,依托校尉營關帝廟這座文物建筑,在傳承、延續關公忠義精神和倫理道德品質的同時,揚正氣、樹風氣,用賦有山西
揚州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古城,有著許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最近,市非遺保護中心舉辦了一場“百年百藝”非遺作品展,通過一件件非遺作品記錄時代、謳歌時代。下面一起去現場看看。 孫瑜 新聞女生: 我現在是在市文化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廳,這里正在進行的是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11日訊 (通訊員 蔡曉陽) 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群眾參與熱情高漲。8月9日,濟南市中海環宇城“非遺集市”熱鬧開市,我市10余位非遺傳承人現場進行展示展銷、互動交流等各項活動,吸引了附近社區居民近1000人前來觀看、體驗非遺技藝,購買
華聲在線1月24日訊(通訊員 楊熙)新春佳節觀新展,隨著農歷癸卯兔年的到來,位于橘子洲景區內的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春節期間開啟了一場以生肖“兔”元素為創作主題的“以兔之名 星城有禮”——長沙非遺文創展。優秀傳統文化的呈現形式推陳出新,長沙市民游客的假期文化生活
新民晚報訊 (記者 袁瑋)提到“傳承人”,在你眼前浮現出的是不是一位垂垂老矣的長者形象,一絲不茍、一成不變地傳承著古老的技藝?但今天這位來自徐匯的傳承人是一位80后青年,不僅外型俊朗,他的作品也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圖說:80后青年榮獲“上海工匠” 這位傳承人將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文化遺產重要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也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標識和集中反映,蘊含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特有生產生活方式、智慧和思維方式,承載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生命密碼。它是民族文化的精華、民族智慧的象征
【鶴壁新聞網訊-鶴報融媒體記者 朱向陽】“我們精心組織徽派工藝品傳承人和工藝家,做了充足的前期準備,認真挑選了最具代表性的徽派文創藝術品前來參展,包含木雕、石雕、剪紙、刻銅等八大品類,共200多件展品。”10月18日,安徽省民協副主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刻銅
正月初五金牛賀歲丨辛丑迎春主題非遺作品展,2月16日,一起去三坊七巷福州南后街82號份福建省藝術館非遺博覽苑吧!今天,我們為100位觀眾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禮物,大家可以領取到一份特別的禮物,親手蓋上牛氣沖天和金牛賀歲的福印帶回家,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親筆提詞的彩